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十三年间那些选题的精彩

来源:大众投资指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2-22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自从2004年1月创刊以来,《收藏·拍卖》在策划选题时,总是在思考一个问题,什么是藏家想看的,所选的内容跟收藏、拍卖有何联系?在确定的过程中,我们有时不惜争吵到面红耳赤…

自从2004年1月创刊以来,《收藏·拍卖》在策划选题时,总是在思考一个问题,什么是藏家想看的,所选的内容跟收藏、拍卖有何联系?在确定的过程中,我们有时不惜争吵到面红耳赤……在150期的回顾中,我们选取了过往那些令人难忘而又自认为“好”的专题。有趣的是,我们在遴选过往的重要选题时,又陷入了多方的辩论与“博弈”,似乎每一位编辑心中,总有一辑他属意的最佳专题,不过真正的好与不好,我们依旧认为:读者说了算。 聆听,让行业发出自己的声音 《收藏·拍卖》作为媒体平台,我们认为让读者聆听业界最前沿的声音很有必要,深入行业进行深度采访是我们工作的常态,因而在专题的策划上,我们会紧跟拍场走势,每年春拍、秋拍总结是选题中的必备“菜单”,如2010年1月刊的专题《拍坛论道》、2014年3月刊的专题《拍卖人,你们在做什么?》以及刚刚过去的2017年1月刊专题《2016,拍场他们说》。我们总是努力采访拍场一线的专业人士,由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,行情好不好?价格洼地在哪里?市场对策是什么?也许每一位受访者说出的只是市场的块面,但“集腋”则会“成裘”,众多受访者的分析、感受在集中编辑呈现后,市场冷暖,读者心中自知。 当然,除了用心聆听行业的声音,作为专业媒体的我们一直坚持我们的基本立场和操守,以旁观者的角度对年度的拍场、艺术事件做出自己的评判。 2010年1月刊专题 2014年3月刊专题 2017年1、2月合刊专题 解惑,为读者拨开收藏的迷雾 我们时刻关注艺术市场的发展大势,对时下热点现象进行全方位盘点、分析,杂志虽有制作周期所限,不及网路传播之快速,但我们选择以更严谨、更细致、更深入的方式以专题或圆桌方式的栏目方式重构。创刊的13年间,也是中国艺术市场飞速暴涨的十三年。一哄而上的艺术品价格;鱼龙混杂的市场交易为艺术爱好者蒙上了层层迷雾,我们坚持专家指导,专业的资料和数据分析。2010 年10月刊的《海外“还”珠,艺术品市场的热潮与暗涌》,又如2012年7月刊专题《艺术样品“税”状调查》从当时中国税检中的艺术品市场乱象入手,通过多方采访,解读内地艺术品税收的状况,再比较、分析香港、海外相关税收规定,完整而详实的报道至今都有实际的指导意义,这也许才是杂志力所能及和应尽之责。 2010年10月刊专题 2012年7月刊专题 授业,打开读者的收藏之门 提供读者的鉴赏水平,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,除了常规的赏鉴栏目,我们会策划具有实用意义的指导性专题,如2011年11月刊,我们策划《50万艺术品投资指南》专题,专访徐政夫、陆镜清、曾波强等7位资深收藏人士,为众多希望加入收藏队伍的人士提供了专业的建议,在当时中国艺术品“井喷”之年,无疑具有理性而客观的指导作用。在该专题中,受访者纷纷根据自己熟悉的领域出发,为收藏新手指明了价格洼地和未来的收藏趋势。在四年后,艺术市场进入了2011年高峰后的大调整期,手中有货与持币观望的双方都处于忐忑的胶着状态。为此,我们在2015年的12月刊又重新策划专题《盘点50万艺术品投资指南再盘点》,以专家同题回访、市场观察、数据解读、案例分析四大部分深入探讨,为读者提供全面而理智的意见,为拨开市场下行所带来的重重迷雾略进绵薄之力。 2011年11月刊专题 2015年12月刊专题 传道,以艺术诠释生活 《收藏/拍卖》素来注重激发读者收藏兴趣,我们总是希望甄选艺术海洋中最璀璨的精华带给读者,或是赏鉴名家名画,或是解读艺术流派。如2014年4月刊《高居翰和苏立文:不该被终结的两位巨擘》2016 年4月刊的《大美工匠,上医治国宝》以及同年9月刊的《回到明朝,去赴一场极致美学的盛宴》等,然醉翁之意不在酒,我们想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美术史上的只言片语,我们更希望带给观众的是一种情怀,一种融艺术于生活的大情怀。感恩 上图:2014年4月刊专题 中图:2016年4月刊专题 下图:2016年9月刊专题 十三年的办刊历程,我们不仅见证了艺术收藏界的风云变幻,我们的自身,也经历了许多的风风雨雨。我们奋发过,踌躇过,徘徊过……但无论如何,藏拍一路走来,感恩有你。 自从2004年1月创刊以来,《收藏·拍卖》在策划选题时,总是在思考一个问题,什么是藏家想看的,所选的内容跟收藏、拍卖有何联系?在确定的过程中,我们有时不惜争吵到面红耳赤……在150期的回顾中,我们选取了过往那些令人难忘而又自认为“好”的专题。有趣的是,我们在遴选过往的重要选题时,又陷入了多方的辩论与“博弈”,似乎每一位编辑心中,总有一辑他属意的最佳专题,不过真正的好与不好,我们依旧认为:读者说了算。 聆听,让行业发出自己的声音 《收藏·拍卖》作为媒体平台,我们认为让读者聆听业界最前沿的声音很有必要,深入行业进行深度采访是我们工作的常态,因而在专题的策划上,我们会紧跟拍场走势,每年春拍、秋拍总结是选题中的必备“菜单”,如2010年1月刊的专题《拍坛论道》、2014年3月刊的专题《拍卖人,你们在做什么?》以及刚刚过去的2017年1月刊专题《2016,拍场他们说》。我们总是努力采访拍场一线的专业人士,由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,行情好不好?价格洼地在哪里?市场对策是什么?也许每一位受访者说出的只是市场的块面,但“集腋”则会“成裘”,众多受访者的分析、感受在集中编辑呈现后,市场冷暖,读者心中自知。 当然,除了用心聆听行业的声音,作为专业媒体的我们一直坚持我们的基本立场和操守,以旁观者的角度对年度的拍场、艺术事件做出自己的评判。 2010年1月刊专题 2014年3月刊专题 2017年1、2月合刊专题 解惑,为读者拨开收藏的迷雾 我们时刻关注艺术市场的发展大势,对时下热点现象进行全方位盘点、分析,杂志虽有制作周期所限,不及网路传播之快速,但我们选择以更严谨、更细致、更深入的方式以专题或圆桌方式的栏目方式重构。创刊的13年间,也是中国艺术市场飞速暴涨的十三年。一哄而上的艺术品价格;鱼龙混杂的市场交易为艺术爱好者蒙上了层层迷雾,我们坚持专家指导,专业的资料和数据分析。2010 年10月刊的《海外“还”珠,艺术品市场的热潮与暗涌》,又如2012年7月刊专题《艺术样品“税”状调查》从当时中国税检中的艺术品市场乱象入手,通过多方采访,解读内地艺术品税收的状况,再比较、分析香港、海外相关税收规定,完整而详实的报道至今都有实际的指导意义,这也许才是杂志力所能及和应尽之责。 2010年10月刊专题 2012年7月刊专题 授业,打开读者的收藏之门 提供读者的鉴赏水平,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,除了常规的赏鉴栏目,我们会策划具有实用意义的指导性专题,如2011年11月刊,我们策划《50万艺术品投资指南》专题,专访徐政夫、陆镜清、曾波强等7位资深收藏人士,为众多希望加入收藏队伍的人士提供了专业的建议,在当时中国艺术品“井喷”之年,无疑具有理性而客观的指导作用。在该专题中,受访者纷纷根据自己熟悉的领域出发,为收藏新手指明了价格洼地和未来的收藏趋势。在四年后,艺术市场进入了2011年高峰后的大调整期,手中有货与持币观望的双方都处于忐忑的胶着状态。为此,我们在2015年的12月刊又重新策划专题《盘点50万艺术品投资指南再盘点》,以专家同题回访、市场观察、数据解读、案例分析四大部分深入探讨,为读者提供全面而理智的意见,为拨开市场下行所带来的重重迷雾略进绵薄之力。 2011年11月刊专题 2015年12月刊专题 传道,以艺术诠释生活 《收藏/拍卖》素来注重激发读者收藏兴趣,我们总是希望甄选艺术海洋中最璀璨的精华带给读者,或是赏鉴名家名画,或是解读艺术流派。如2014年4月刊《高居翰和苏立文:不该被终结的两位巨擘》2016 年4月刊的《大美工匠,上医治国宝》以及同年9月刊的《回到明朝,去赴一场极致美学的盛宴》等,然醉翁之意不在酒,我们想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美术史上的只言片语,我们更希望带给观众的是一种情怀,一种融艺术于生活的大情怀。感恩 上图:2014年4月刊专题 中图:2016年4月刊专题 下图:2016年9月刊专题 十三年的办刊历程,我们不仅见证了艺术收藏界的风云变幻,我们的自身,也经历了许多的风风雨雨。我们奋发过,踌躇过,徘徊过……但无论如何,藏拍一路走来,感恩有你。

文章来源:《大众投资指南》 网址: http://www.dztzznzzs.cn/qikandaodu/2021/0222/539.html



上一篇: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指南
下一篇:一带一路国外投资指南上

大众投资指南投稿 | 大众投资指南编辑部| 大众投资指南版面费 | 大众投资指南论文发表 | 大众投资指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大众投资指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